公元1644年,满洲的清军入关,随后的几年里,八旗军横扫全国,最终实现了统一。这样一来,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正式开启,持续了两百多年的统治。对于广大汉人来说,满清的统治无疑使他们想起了曾经的蒙元政权易投投,也许这意味着类似的灾难再度降临。然而,对于中原地区的满族后裔而言,满清的崛起却是一次认祖归宗、借势上升为上层阶级的千载难逢的机会。
在甘肃平凉的泾川县,当地的百姓为迎接满清的统治,喜气洋洋,张灯结彩,心中充满了期待。因为这些人是完颜宗弼的后代,而完颜宗弼的另一个名字,大家更为熟悉——金兀术。正是在泾川县梅花山下,这群金兀术的后代已经在这里扎根繁衍了百年之久,直至满清建立之时,他们成为了满洲八旗的一部分。至今,每到某些特定的节日,金兀术的后裔们依然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,纪念先祖那光辉的一生。更令人好奇的是,金兀术的后人至今依然坚持着“忌谈岳飞”的传统,这一习俗已经成为他们文化的一部分。
展开剩余80%那金兀术的后代为何如此敬仰满清,却又对岳飞产生如此强烈的排斥?他们隐居在泾川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?接下来,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。
早在中国神话时代,中国东北就生活着肃慎族,他们的后代即为现代的满族和其他通古斯族群。随着历史的演进,肃慎族在东北一带逐渐站稳了脚跟易投投,并更名为“女真”。在完颜阿骨打的领导下,女真部落逐渐强大,并取代了辽国的统治,建立了盛极一时的金朝,成为与南宋分庭抗礼的强国。金兀术(即完颜宗弼)是完颜阿骨打的儿子,不仅个人才干过人,而且血统高贵,完颜家族的地位也因此显赫。
然而,即便金朝曾经一度称霸北方,最终还是未能抵挡住历史的潮流,在岁月的流逝中渐渐消失。虽然金朝灭亡,但女真族人并没有消失,他们顽强地存活在东北,并逐步演变为后来的满族。当努尔哈赤于万历十一年(1583年)统一女真各部,并建立“后金”政权时,这一历史传统得以延续。
满洲八旗中的完颜氏族作为女真族的核心之一,自然拥有极高的地位。当满清建立后,完颜宗弼的后代也得到了清朝政府的优待。他们不仅获得了丰厚的土地和金钱奖励,还享受免税待遇。然而,作为金朝皇族的后裔,他们本有机会返回东北,过上安逸的生活,但令人费解的是,他们却选择远离故土,举族迁往甘肃泾川,开始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。
这背后的原因易投投,要追溯到他们的先祖——金兀术。金兀术出身于动荡不安的时期,年幼时便随父亲完颜阿骨打征战沙场。他天赋异禀,勇猛过人,随着他逐渐长大,成为了金朝的顶尖将领之一。1122年,金兀术随父亲突袭辽国天祚帝,在山岭与辽兵交战。他以空手接白刃、英勇杀敌的表现,赢得了全军将领的钦佩。几年后,他更是参与了靖康之变,亲自带领金军攻破北宋的都城开封,成功掳走了北宋的钦、徽二帝,导致了北宋的灭亡。
然而,金兀术的辉煌军事生涯并非一帆风顺。在面对宋朝的反击时,他也多次遭遇失败。尤其是与岳飞的几场交战,金兀术屡屡受挫,难以翻盘。例如在黄天荡之战中,金兀术携带大量金银珠宝北归时,被南宋的水军截住,经过一番激战,最终不得不狼狈撤退。更为经典的战役当属朱仙镇之战,岳飞带领五百精兵大破金兀术的十万大军,直接迫使金兀术放弃了对开封的坚持。
除了在军事上的失败,金兀术在政治斗争中也遭遇了巨大打击。在金熙宗去世后,金兀术的亲族遭遇了完颜亮发动的政变。完颜亮为了争夺皇位,屠杀了所有忠于金熙宗的臣子,包括金兀术的儿子完颜亨。为避免血腥的斗争,金兀术的后人被秘密迁至甘肃泾川,开始了隐居生活。
金兀术的后代,虽然面临着复杂的历史背景,却始终保持着对先祖的敬仰与纪念。尤其是在岳飞一事上,他们保持着深刻的文化禁忌。这种禁忌,源自金兀术与岳飞的深仇大恨。金兀术在多次交战中屡遭岳飞挫败,感受到极大的羞辱和威胁。因此,完颜族后裔在族规中明确规定,不得提及岳飞的名字,也不能阅读与岳飞相关的历史资料。这种禁忌,也成为他们传承至今的一部分。
尽管如此,金兀术后裔的故事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,最终演变成了民间传说中的反派角色。如今,岳飞忠诚、勇敢的形象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英雄象征,而金兀术的名字则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。对于完颜族来说,避而不谈岳飞,已经成为他们文化中的一种智慧选择——既避免伤害家族尊严,也维护了民族和解的进程。
从某种角度来看,八百年时光已足以消弭往昔的仇恨。如今,无论是金国的后代,还是南宋的遗民,他们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。在这个和平统一的时代,大家不再为旧日的恩怨争执,而是笑谈古今,饮一壶浊酒,畅叙无尽的往事。
发布于:天津市利好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